|
|
|
|
|
池上地形有平原,有湖泊,東為海岸山脈,西為中央山脈,南臨新武呂溪,更有世界罕見的 |
活動斷層。空氣清新、遠離市囂,雖處於花東縱谷間,但視野開闊,且山影為黑夜觀星背景,襯 |
托星象意境不 凡,田園景觀寧靜優雅。 |
池上是花東縱谷旅遊線上重要的觀光景點,南橫公路由池上出口,省道縱穿,鐵道自強號停 |
靠,交通十分便捷。「米鄉」池上米煮飯又軟又香又Q,池上便當享譽全省,平面繭的發明是池 |
上之光,蠶絲被是池上的名產之一,大坡池、牧野渡假村、台東農場等都是頗具盛名的名勝觀光 |
點。 |
鄰近池上一小時以內車程的觀光名勝區,向南的台東方面有關山親水公園、香丁觀光果園、 |
鹿野觀 光茶園、初鹿牧場、卑南文化古蹟(公園)、知本溫泉、知本森林遊樂區及東海岸國家風 |
景區等。往北的 花蓮方面有富里小天祥、羅山瀑布、安通溫泉、玉山國家公園、鶴岡茶園、舞鶴 |
觀光茶園、瑞穗紅葉溫 泉、秀姑巒溪泛舟及富源蝴蝶谷森林遊樂區等,南橫公路方面有霧鹿三景 |
(霧鹿溫泉、天龍吊橋、霧鹿 峽谷)與利稻山莊。池上位置適中,是理想的觀光連線中心。 |
|
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
一、大坡池景觀 |
|
大坡池原名「大陂池」或作「大陴池」、「大埤 |
池」。清治時期新開園大陂庄庄名即因轄區內大陂池 |
而得名。日據時期訛化為大坡池。明治43年(19 |
10),台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所公佈之東 |
部地區官營移民預定地,首先登載官方文獻時之面積 |
為57甲,與池上鄉老一輩居民記憶中曾廣達百甲的 |
大坡池,面積差距頗大。大坡池是花東縱谷平原之主 |
要池沼,因風景優美而馳名遠近。 |
民國40年代以前,池中盛產鯽魚、鯉魚、土虱 |
、狗甘仔、沼蝦、米蝦、大肚魚、泥鰍、鱔魚、鱸鰻 |
、烏仔魚等,沿岸許多人家以捕撈大坡池漁獲為生。 |
水生植物有菱角、蓮花、筊白筍、布袋蓮、浮萍、蘆 |
葦、水柳等繁殖其中。野生鳥類有水鴨、烏鴉、竹雞 |
、班鳩、燕子、老鷹、麻雀、白鷺鷥、伯勞鳥等數十 |
種,是留鳥與候鳥的天堂。往昔常見釣客以一根釣桿 |
休閒垂釣池畔,漁夫以竹筏悠遊划行池中捕撈魚蝦, |
景緻宛如人間仙境。唯若逢颱風豪雨,池水常溢出慶 |
福橋面高1尺,今新生路一帶均成水鄉澤國,嚴重影 |
響稻田收成。民國60年代以後,因泥沙淤積與增建 |
排水設施,大坡池面積大量縮減,復經
人工的開發, |
過去自然的大坡池已成為歷史。 |
民國74年,台東縣政府因應鄉民開發大坡池的 |
殷切期待,計畫開闢為風景區,以現有28公頃為規劃
|
設計範圍,自民國 81年至86年分3期6年進行。依據《 |
台東縣池上鄉大坡池風景區規劃設計》之「分區發展 |
計畫」,共規劃6個分區:1公共設施區,2服務設 |
施區,3運動公園區,4自然公園區,5休閒農業區 |
,6田園景觀區。開發及建設項目計62項之多。目 |
前仍持續開發及建設中,大坡池因區位條件良好,池 |
水環境面貌豐富,可發展為具教育、休閒意義的親水 |
公園。交通部觀光局已擬訂《池上鄉大坡池風景區景 |
觀整備計劃》,以最優先順序,於88∼89年度實 |
施,唯主辦單位花東縱谷風景特定區管理處與地方對 |
於大坡池的建管問題,有待繼續協商解決。 |
|
|
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
二、台糖牧野渡假村 |
|
由台糖投資之池上牧野渡假忖,原稱台糖池上牧 |
野休閒中心,土地面積遼闊,佔地400多公頃,原 |
為台糖池上糖漿廠廠址所在,民國75年閉廠後,一面 |
經營牧場養牛,一面經營休閒遊樂,牧遊並重,目前 |
休閒設施有牧牛區、烤肉區、牧平區、露營區、大型 |
交誼廳、會議廳、販賣部、住宿房、餐廳部、花園、 |
綠地、大草原等。牧野內一排又一排石牆堆砌的石壁 |
景觀,是自然賞鳥的好地方,有環頸雉公鳥、環頸雉 |
母鳥、紅背班鳩、金背班鳩、珠頸班鳩、竹雞、伯勞 |
鳥、烏頭翁、燕子、麻雀等30餘種野生鳥類穿梭其間 |
,草原上更有白兔、灰兔、松鼠、白面狐、山野老鼠 |
之蹤影。牧野內,青青草原、牛羊放牧、白鷺鷥群錯 |
於牛群間,到此一遊,恍如到了大陸塞北,因此牧野 |
有「小塞北」之稱。自牧野大門至內部設施之直線柏 |
油路往返2000公尺是晨昏慢跑健身的好地方。右 |
側遺有鐵路車軌,左側是健步區。民國88
年興建礦泉 |
水工廠,同年9月完工,試車生產優質飲用水,行銷 |
各地。 |
牧野渡假村自民國87年起全力轉化經營型態, |
以經營觀光遊憩牧場為特色。已列入花東縱谷風景特 |
定區。並依照「台東糖廠池上牧野休閒中心投資計劃 |
構思方案」,自88年度至90年度升三期規劃、投資
與 |
執行。規劃活動區域為三大分區,二十五分區。主要 |
設施有三星級飯店、石頭蜜月屋、露營區、商店及特 |
產販賣部、會議廳、球館、滑草場、協力車、牛(馬 |
)車搭乘、迷你馬搭乘及原糖漿廠改建為小型糖
業及 |
地方米食文化博物館、特產展售及室內運動區等。池 |
上牧野渡假村自民國88年元月起已有馬車乘坐。 |
|
|
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
三、台東農場 |
|
臺東農場場部位於花東公路旁,鄰近南橫公路出 |
口,池上加油站,三號公園與池上市街,依序並列, |
交通便捷,位置簡明。「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 |
會台東農場」的場名標幟分立省道兩側,一為燈塔型 |
式,一為牌樓型式,目標十分顯明,造型非常創新。 |
正面兩側圍牆以漿砌卵石底面貼小卵石,黑、白、暗 |
紅三色卵石均佈,以白水泥打底。漿砌卵石基座安設 |
石獅于,兩側共計100座。 |
場區建地15637公頃(4730坪),另有 |
育苗區,合計3公頃餘。內部以辦公大樓為中心,員 |
工櫥餐、宿舍、生產場房,原料庫以及文康、車庫分 |
佈兩側,樓後原為魚池,後改建為網球場。廣場有蔣 |
中正全身立姿銅像,場區空地經精心設計,有自強園 |
、標本園、噴水池、花園等,蒼杉翠怕,滿園常青, |
百花時放,環境之美有「池上公園」之稱。另外,場 |
史館有豐富的古農具,綠地有現代農機其演進展示, |
均富
有教育與觀摩之價值。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