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沿革
地名是鄉土歷史的代言人,追溯地名的起源與演變,不僅可瞭解先民的生活經驗,亦可獲得往昔歷史地理的原始景觀,更可獲知地方開發的經過。池上鄉隸屬於台東縣,東鄰東河鄉、西接海端鄉、北以秀姑巒溪上游與花蓮富里鄉隔鄰、南以新武呂溪與關山鎮相望。本區於清光緒年間統稱『新開園』;日據時期設冶為「臺東廳關山郡池上庄」。民國34年台灣光復,改台東廳為台東縣,「池上鄉」之鄉名也因此產生。本鄉東有海岸山脈,西為中央山脈,新武呂溪沖積成為一沖積扇,扇端湧泉帶形成池泊,名為「大坡」。原住民遷住時,擇其水足地肥集居四周生活,並由世代繁衍而擴大其聚落,直至日據時期設治時,依其聚居該池之上而取名為『池上』。
光復後鄉內原先劃分為福文村、大坡村、水墜村、錦園村、新興村、大埔村,萬安村及福原村等八村。民國39年調整行政區域,將大坡村分為慶豐村與大坡村。民國45年水墜村改稱富興村,嗣後於民國56年新增振興村,故現今共劃分為十村。
本鄉在民國97年總人口數為9366人,原住民2224人,佔總人數的23.7%,其中以阿美族為主要族群。因社會結構的轉變,許多鄉民往外發展,故每年人口均有逐漸減少的趨勢,截至108年5月,人口數降為8180人。
一、福原村
本村位於池上鄉的北部,日據時期屬池上庄。光復前,閩南人稱為「車頭」,阿美族人直譯為「甲道」,光復後,改為福原村是池上鄉的精華地區,人口聚居,物阜民豐,取其幸「福」之「原」動力之意為福原村村名。本村地勢平坦,少有起伏。是池上鄉商業活動最頻繁的地區,以販賣日常用品為最多,火車站前的中山路是池上鄉最熱鬧的地方,也是各種公家機構林立之處,例如鄉公所、農會、水利工作站等。本村居民的經濟活動以商業為主,農業則佔少數。
本村居民以閩、客籍居多,約佔各半,外省人除東欣四村外,人數相當少。另有平地原住民以阿美族為主,山地原住民較少。本村客籍人數不少,但其日常用語以閩南語為主。
二、福文村
本村位於池上鄉西北端,日據時期屬池上庄,花東鐵路通車後,因位於車站後方,亦即「車路」之「後」,故稱「車路後」。又桓春一帶平埔族遷居在「車路後」同一條街道上,該街被稱「值春街」。又因位於車路後,亦稱「後街」,與福原村相同亦是池上鄉人口聚居帶。光復後取意幸「福」與「文」化之發祥地為福文村村名。
阿美族以典故命名,稱為「吉紮辣愛」(JEE TZA LA AY)。即有顎頰骨的地方。昔日,有竊賊盜殺他人牛隻後,將烹享所餘埋入土中,失主發現後,把顎頰骨吊在竹枝上,以警告村人而得名,本村地勢略有起伏,其北端有萬朝圳,取萬朝溪之水,灌溉萬朝一帶農地。福文村居民以從事農業活動為最多。一般大農戶自己有農機,所以農地都自己做,同時也利用其所有的農機幫小農戶代耕。
本村居民以閩南人為大多數,外省人、客家人佔少數,另有平地原住民人以阿美族為主;山地原住民仍然較少。居民的宗教以一般民間信仰最多,玉清宮是本村的重要信仰,基督教徒較少,而阿美族人則信奉耶和華,其聚會所在大埔村的王國聚會所。本村以農為主,處處可見田地,目前主要的農作物是水稻、玉米等。
三、慶豐村
本村西鄰福文村,東與大坡村相隔,南與福原村相隔;大坡原名大埤,位於大坡池畔,聚落因池而名,因土地肥沃,引水方便,故開發很早;清光緒末年間已成聚落,清代稱為大坡庄,與阿美族人的大坡社相鄰;日治時多種甘蔗、玉米、稻米;光復後兩庄社合併為大坡村。民國39年,因人口增加重新調整行政區域,大坡村乃分大坡、慶豐兩村。慶豐村名取農家年年「慶」祝「豐」收之意為村名。慶豐村分散在省公路兩側平地,以漢人為主。居民以漢化平埔族人及客家人為主。並多以種植水稻為生,本區在農會的農地利用規劃上屬於水稻區。
四、大坡村
大坡村位於池上鄉的東北角,東臨海岸山脈,北鄰花蓮富里鄉,西接慶豐村、錦園村。海拔高度約在286~340公尺之間,多屬丘陵地,由東向西傾斜。本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為清末以來移入的恆春阿美族。民國39年改制為兩村,大坡山上取名為大坡村、山下名為慶豐村,阿美族以方位命名「嘎娃利娃利」(GAWALIHWALIH)即大坡池東邊的地方。
本村設有7鄰,大坡社區位於大坡池上方,共分3鄰,全村聚落大多集中於此。居民有半數信仰佛教。本村多為阿美族人,其餘少數居民為客家人和閩南人,客籍移民始自日治末期的竹苗地區湧入。本村有南溪和北溪,平時流量小,此二溪會合而成大坡溪,再流入秀姑巒溪。大坡村位處花東海岸山脈西側丘陵地與平地相接之處,站立在本村的台地山崗上視野廣闊,原野風光可一覽無遺。山澗溪流邊的平坦地種植水稻,坡地因水源不足、灌溉不便,則多為旱作,栽植玉米、甘諸、梅樹、李樹、柚子、桂竹以及零星的大豆、花生,並有土雞飼養。在民國40~50年的丘陵地,幾乎全面種植香茅,60年代外銷行情日跌,進而種植者漸少。部分山坡地為土銀代管的國有地,當地居民植桑養蠶,與土銀合作者有不錯的保證收購價格。近年則養蠶戶逐漸減少。
五、大埔村
行政區包含陸安、池上第一公墓與現今大埔聚落。原為阿美族聚居地,當時地表為河床地,也就是俗稱的「溪埔」。所以在昭和時,依其自然環境命名,以阿美族語「KA一LU一KA一BU」稱之,即大片未墾的肥沃地,又因面積大,故稱「大埔」。
昭和7年(1932)由於和福原村相鄰的大埔村人口多,於是就有些阿美族搬到陸安來拓展這片荒涼地,後來陸安人口愈來愈多,形成了一個部落,頭目就認為,陸安也是同族的族人,應該屬大埔村,因此在行政區上以當時的族群考量為主,將陸安劃歸為大埔村,成為大埔村的飛地。
六、新興村
在日本治台時期,日本長野縣49戶災民移民至此墾植。所以日據時期,此地稱為「舊移民」。日治末期,日人強徵民伕,在今池上國中一帶修築飛機場,以備作戰之用,該處即稱飛機場。到了光復之後,民國45年改稱「新興」至今。取重「新」再「興」旺、「興」盛、「興」隆之意。
阿美族以植物苦楝樹命名,日據時期,日人入墾此處,種植許多苦楝樹,因而得「芳啊芳啊散」《FANG A FANG SAN》即有許多苦 楝樹的地方。
新興村北與大埔、福文、福原、東與錦園,南與萬安為鄰,西以新武呂溪和關山鎮為界。新興村為池上鄉第三大村。除了台東農場、台糖池上農場外,大部分居民主要從事水稻種植。
七、錦園村
本村位於池上鄉的東側,西北臨大坡池,清光緒元年(1875,已有漢人入墾新開園。本村原名為「新開園」,是新開園地之意,隸屬於台東直隸州,為現今池上鄉最早開發的地區。在日據時期,自明治43年(1910)至昭和12年(1937)9月30日止,整個池上統稱為「新開園區」。自昭和12年10月1日起新開園區改稱池上庄。本區的積極開發始自清光緒末年,日據時期還設有新開園公學校。在昭和年間,因鐵道經由池上之車頭,所以其地位被車頭取代。光復後,本村取「錦」繡美麗田「園」之意,更名為「錦園村」。
本村位於河階上,境內平地與丘陵約各佔一半面積,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上升。村民以客家人最多,閩南人次之,外省人不多,幾乎沒有原住民,雖然客家人在人數上佔優勢,但這裡的客家人平日與鄰居交談時,卻是以閩南語為主,呈現「福佬客」的現象。而聚落分布沿東9線公路呈線型排列在道路二旁。平地以種稻為主,灌溉水主要來自「浮圳」,只有近大坡池處種筊白筍,因那裡的土壤含水份較多。丘陵地有居民種水果、蔬菜,但有更多人養雞,一進入山區,即有「雞飛狗叫」之感。
八、萬安村
日據時期至光復初期,今萬安村原名「樹林」。因為此地過去人口少而樹木茂盛,稱之「樹林」。更早期稱「萬安庄」,光復之後則稱「萬安村」。
萬安村北接新興村及錦園村,南臨富興村,西以新武呂溪與關山鎮為鄰。萬安村族群是以客家人為主,閩南、外省及阿美次之。閩南人主要居住在萬安派出所附近的197縣道上。
九、富興村
富興村的位置在整個池上鄉的偏南,南鄰振興村,北接萬安村與錦園村。原名水墜,光復後改名為富興,取吉祥之意命名。
阿美族語「吉古襪愛」(JY GU WAH AY),意為產木瓜的地方。在產業方面,民國80年,本村有部分地區屬於水稻區,當地居民利用日治中期興建的山棕寮圳灌溉,生產池上良質米;另外,本村居民包括平地原住民,以阿美族居多,其他族群尚包括閩、客、外省,可說是一個由四族群組成的村落,然而閩、客仍是主要的族群。
十、振興村
振興村位於池上鄉最南端,北以六號橋和富興村為界;南以嘉武橋和關山鎮電光里為界,振興村原是富興村的一部份。振興村原名「白毛寮」,早期該地曾有「白」髮老人住在芒草花穗所取之「毛」花搭蓋的草「寮」,從事開墾農地與捕殺獵物維生,故稱「白毛寮」。因地屬池上鄉最偏遠的地方,「白毛寮」含有不毛之地的意思。民國60年村長召開村民大會,改名為「振興」,有自力更生,重振興盛的期許。阿美族語稱之「BIE-UNG-UNG」. 本村東側是海岸山脈,因此地形大多是崎嶇不平的山地,丘陵起伏。西側是新武呂溪,是河川灘地。狹小中間地帶方為農耕區,197 縣道南北貫穿,是最重要的聯外道路。居民阿美族是最大多數,閩人最少,而客家人居中。居民多務農,日出而作,日落則息,農產規劃為雜作區。